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发展性评价在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相比,发展性评价立足于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发展,以发挥医德素养在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的作用为明确目标,通过师评、自评、互评的方式调动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对医学生的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医德实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卓越医学人才的阶段性发展和整体性发展,符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级的实际情况、医德素质的培养规律和卓越医学人才的发展规律,具有必要性......
作者:刁传秀;徐玉梅 刊期: 2017- 10
-
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着力点
当前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应始终遵循厚德载医、塑心树人的育人理念,着眼于实践.正确的实践教育认知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前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基础;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保障;临床实践活动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关键;社会实践活动是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深化.......
作者:于芳;徐玉梅 刊期: 2017- 10
动态资讯
- 1 医学和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错读、别读与不规范读音集成
- 2 临床护士与进修医生间的医护关系探讨
- 3 医德档案:医院管理新坐标
- 4 医患冲突信息载入教学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 5 伤医事件与医学生职业态度的研究
- 6 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7 论医德考评中的自律导向
- 8 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及对策探讨
- 9 伦理人性——残疾人群众体育价值的归宿
- 10 知情意信行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
- 11 为推进医德规范建设而编的专书--《中外医德规范通览》简述
- 12 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13 新医改与医德及其规范体系重构——论我国医德建设的大视野及其目前焦点
- 14 践行为人民服务精神 加强军队医德建设——全军第七次医学伦理学专业学术会议纪要
- 15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效果实证分析
- 16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积极稳妥推进按病种付费
- 17 从医学伦理学角度谈如何做好护理管理工作
- 18 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从技术理性走向生命伦理
- 19 医师心理问题成因与干预措施
- 20 从伦理审查的角度设计X线摄影成像系统的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