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儿童临床试验若干问题的体会

    儿科临床试验与成人临床试验相比有着很多特殊性.探讨了儿科临床试验知情同意的特点和要求,说明了受试儿童在临床试验中应该得到的伦理关怀,分析了如何从伦理保护角度选择合适的儿童受试者,指出了伦理委员会在试验过程中应进行伦理跟踪和伦理评价,明确了儿科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几个注意点,分析了儿科临床试验中受试者难以募集和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其对策.......

    作者:宋敏 刊期: 2009- 06

  • 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保护个人隐私是维系人格尊严和个性自由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具有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甲型H1N1流感患者面临隐私被暴露的危险,保护其隐私权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也可以得到伦理学上的充分辩护.......

    作者:包玉颖 刊期: 2009- 06

  • 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及心理伦理干预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正常人群焦虑抑郁情绪的差别,为心理伦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和正常对照组患者100例,采用心理问卷和心理量表测试,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一次性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2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试及评定,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并提出伦理对策.结果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的高于正常人群(P......

    作者:张露莹;尚文娟;戴总孝;王军辉;王志中 刊期: 2009- 06

  • 脑卒中治疗的伦理学关怀

    脑卒中患者及脑卒中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卒中诊治方法的特点,从脑卒中疾病诊治的伦理特点出发,针对当前我国脑卒中诊治存在的伦理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建立相关的伦理学关怀,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坚勇;陈玮臻;徐琳峰 刊期: 2009- 06

  • 临床教学中如何提高医学生与患者沟通技能

    临床交流与沟通技能培养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临床教学中,应该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技能重要性教育、强化医学生语言艺术培养,重视带教老师的表率作用,注重告知艺术和技巧的培训等.提高医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技能,是医患纠纷减少的重要保证.......

    作者:叶添文;朱巍;倪斌;王来根;张凤琴;张红武 刊期: 2009- 06

  • 医学生医德素质形成过程分析

    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形成,既是个体进行医德辨认、医德选择、医德调整的过程和主体由医德无知到有知再到责任自觉的过程,也是体现个体医德自由、医德自主,追求医德进步的过程,更是一个由知到行、知行统一,实现医德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过程.......

    作者:刘运喜 刊期: 2009- 06

  • 医学技术伦理视角下的医德研究——储备期医德情感的提升

    由于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及实践偏重于科学知识及技术训练,大批工作者被培养成为患了医德情感缺失的医学技术工人,促成了医学技术伦理矛盾的形成.医务人员要理解,医学不仅要始终盯住病魔,更要重视在痛苦中呻吟的病人.在从医素质的储备期就应重视医德情感的养成,自觉接受医备锻炼,唤回对生命的关爱.......

    作者:向鸿梅;李树森;高晨光 刊期: 2009- 06

  • 护理关怀照护的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护理关怀照护的实施,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在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纳入人文关怀行为评价指标,通过三级质量控制,定期检查、督促、反馈、追踪,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管理.结果与改进前相比较,改进后二级质控的各项分数均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梁业梅 刊期: 2009- 06

  • 重症医学科医师人文素养与医德

    重症医学科医生不可避免的要经常面临各种医学伦理、法律、人性、经济、沟通、团队协作等问题以及自身面临的巨大心身压力和职业疲劳的考验;这就必然需要主动的向医学人文吸取营养,提高医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执业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医德水平.......

    作者:汪明灯 刊期: 2009- 06

  • 医患沟通行为及其规范化管理探讨

    分析了医患沟通行为与医疗质量管理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认为医患沟通属于诊疗行为,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医患沟通的效果受医务人员的态度、语言、行为方式的影响,积极倾听的态度行为是达到沟通目的的动力性因素.加强医患沟通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和流程已势在必行.......

    作者:赵茜;赵亮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