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文视角下浅析中美医患关系的差异及发展
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性化的医院环境、真诚有效的医患沟通以及公正平等的医患纠纷处理制度.究其本质,上述促进因素均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医学人文精神中的敬畏观念、终极观念以及感化观念.从人文视角出发,浅析中美医患关系差异的成因,以期为改善国内医患关系提供借鉴.......
作者:张佳喻;陈悦 刊期: 2018- 08
-
医患信任:基于信任体系的思考
基于当前医患信任缺失的现状,以信任为核心,梳理人际信任、体系信任、医患信任的相关理论.同时,通过检索文献,介绍信任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不同信任程度社会下信任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后,提出我国医患信任危机的解决对策:改善低度信任社会的社会危机,改善社会医疗体制,正视医学技术的局限性和加强对患者的教育.......
作者:尹梅;马佳乐;赵德利;张雪 刊期: 2018- 08
-
信任:医患关系复杂性的简化
信任是一种被赋予的期待.医患之间复杂性的简化需要信任的出场,以医学系统与医患系统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建立在熟悉基础之上的信任是如何通过内在化、学习以及符号控制这三种路径来简化医患之间的复杂性,从而指出信任并不意味着医患关系复杂性的消除,但通过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双向信任来降低医患冲突的发生概率不啻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者:焦剑 刊期: 2018- 08
-
文化自信视域下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同.当前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要以文化自信为思想引导,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维度助推医学人文素质培育.具体而言,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坚守医学生的道德信仰,要以革命文化培育医学生的奉献意识,借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端正医学生的价值导向.......
作者:王璐颖 刊期: 2018- 08
-
基于伦理委员会视角的临床研究协调员角色定位及其职责探讨
基于伦理委员会视角,梳理了临床研究协调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入职门槛偏低、培训不足,与患者及受试者沟通能力欠缺;定位不清,职责与角色分工不明;流动性强,人员队伍极不稳定等.综合各临床研究机构及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公司的临床研究协调员管理规范,提出加强临床研究协调员管理的举措与规范,包括提高临床研究协调员入职门槛与加强培训;明确角色与分工;细化临床研究协调员临床研究过程中的职责等,以提高其与临床研究......
作者:徐懿萍;王译锋;殷卫红 刊期: 2018- 08
-
关于伦理委员会成员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思考
我国医学伦理学建设目前取得了较大进展,多数医疗机构相继成立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然而框架具备以后,具体实施审查的委员的知识和能力则往往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知识教育背景、职业素养、协调能力、道德自律能力等方面分析了伦理委员会委员应具备的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作为伦理委员会的委员如中医药专家、非医药人士、独立顾问、会议主持人、秘书等不同角色应具备的专属能力,希望有针对性地促进改善和提高委员的审查能......
作者:关鑫;耿希;江寒沁;马俊坚 刊期: 2018- 08
-
美国多中心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为例
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多中心临床合作日益增多,多中心伦理审查成为国际趋势.我国多中心伦理审查起步较晚,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存在问题.通过检索美国多中心伦理审查的相关文献,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为例介绍美国伦理审查的研究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法律及指南,确立一元制的审查模式,设置不同类型中心伦理委员会,建立组长单位中心审查网站四个方面建议,以逐步完善我国多中心伦理审查工作.......
作者:管宇萌;张雪;马佳乐 刊期: 2018- 08
-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跟踪审查中的问题与对策
伦理跟踪审查是保护临床试验受试者权益的重要手段,我国现阶段伦理跟踪审查仍然存在法律效能低、无标准操作指南、培训不到位、监管体系欠缺、审查资源匮乏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完善相关法规指南、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健全监管体系以及加强伦理委员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以完善跟踪审查制度,使跟踪审查工作真正切实、有效.......
作者:张娟;张会杰 刊期: 2018- 08
-
整合的医学人类学及其中国实践
医学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是将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和原则方法运用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疾病、苦痛、医药与治疗的研究上.医学人类学将人类学的整体观和文化相对观作为其两个核心的支撑概念,另外也运用文化比较观和主位客位观到相关研究之中,由此产生了一种整合的医学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目前在中国发展迅速,从刚开始集中于人类体质方面的研究,再后来借助于中英艾滋病项目的机遇开展应用研究,到现在发展出了综合的多途径的......
作者:程瑜;胡新宇 刊期: 2018- 08
-
安乐死与人体冷冻疗法
安乐死问题十分敏感,自该问题被提出后,关于安乐死是否合乎伦理与法律的争论就从未停歇.支持者将其作为终止人类生活的人道方式,能使人保持尊严的死亡.然而,临床病例表明,在患者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精神需求均得到充分照顾的情况下,不倾向于认为安乐死是一种选择[1].目前,医生无法准确预测死亡的时间以及是否有进一步缓解的可能性.安乐死合法化存在被滥用的风险,会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
作者:FrancescaMinerva;AndersSandberg;詹可;王玥 刊期: 2018- 08
动态资讯
- 1 医疗服务理念的转换与临床实践
- 2 论孙思邈健康伦理思想
- 3 医学院校加强学生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的研究
- 4 在大学《医药伦理》课程中设置现场调查环节的尝试
- 5 药物上市后评价研究脆弱人群受试者风险的防控——以维护脆弱人群受试者安全为目标的伦理审查
- 6 43例活体器官移植医学伦理审查回顾性研究与探讨
- 7 医学伦理视角下的SCI生物医学英语论文
- 8 商谈伦理视域下的高校医院医患沟通研究
- 9 医学人文关怀理念的缺失与重建
- 10 论知情同意原则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
- 11 关于医生协助死亡的争论:医学伦理学无与伦比进步的40年?
- 12 ICU护理伦理要求与继续教育对策
- 13 现代医疗保健制度背景下的中英医患关系比较
- 14 刍议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 15 节约医疗--医学伦理学教育需要强化的观念
- 16 从医患关系看当代医学生素质教育
- 17 临床护士与进修医生间的医护关系探讨
- 18 超常胎盘部位反应9例诊断治疗分析及临床伦理
- 19 解读现代版希波格拉底誓言
- 20 关于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态度行为的调查及相关法律政策的研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