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12年第5期文章
  • 关于精神疾病患者医疗伦理原则的思考

    精神疾病有其特殊性,精神疾病患者属于弱势群体,如何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权益被社会所关注.在医疗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与尊严,遵循行使医生干涉权与尊重患者自主权相结合、医学人道主义与约束性保护相结合、自主知情同意与监护人同意相结合的伦理原则.......

    作者:江欢;李义庭 刊期: 2012- 05

  • 有限医疗家长主义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运用和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医疗家长主义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可行性和效果,并探讨有限利用医疗家长主义的必要性.方法将9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做患肢功能恢复程度和患者依从性的测定,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无论是生活质量评分,还是患肢功能恢复状况以及患者依从性方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于乳腺癌术后康复病人实行医疗家长主义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燕莉 刊期: 2012- 05

  • 危重病人转运中要求撤去医疗器械的伦理学及法律问题探讨

    通过对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各种情形下撤去医疗器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医学伦理学“四原则”理论和有关法律并结合本中心的处置经验,认为危重病人转运中撤去医疗器械的现象,其中存在伦理问题和法律漏洞,针对危重病人转运中撤去医疗器械的要求,提出应当充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信息、转运中进行换位思考、文字记录必须详细,同时医疗机构应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者:周海斌;宋因力;张军根;郦丽 刊期: 2012- 05

  • “协和”文化传统中的职业精神

    “协和”的文化传统蕴涵着丰富的职业精神,面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尴尬和缺失,强调和重提协和职业精神十分必要.塑造医学职业精神,既要借鉴协和的优良传统,又要弘扬时代精神,还要结合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实际;既要靠制度规范和约束,又要靠医务人员自省和勤勉,还要靠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培育.......

    作者:周佳 刊期: 2012- 05

  • 三级医院非急诊就诊现象产生的伦理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急诊内科由于非急诊就诊患者就诊所产生的伦理问题.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0年1~12月,每月随机抽取一周,收集华山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患者,判断并记录该患者是否是可以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非急诊就诊患者.结果在所有病例记录中,有39.5%的患者可以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属于非急诊就诊患者.真正的急诊患者等待就医、检验及治疗时间延长,医生对其的关注比例降低、交流时间减......

    作者:蒋琳;胡祖鹏;徐思远 刊期: 2012- 05

  • “卓越医生”的培养与医学人文教育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卓越医师”,是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在分析“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和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卓越医学生培养时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增强医学人文教育在卓越医学生培养中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医学生人文知识学习,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多途径、全方位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卓越医学生培养中课程的整......

    作者:李凯军;郭丽双;胡江平 刊期: 2012- 05

  • 论肿瘤内科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医学伦理学素养的培养

    我国现阶段肿瘤学教育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作为肿瘤学重要分支之一的肿瘤内科,除具有内科学的共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肿瘤内科工作的特点,提出在肿瘤内科研究生实习过程中重视医学伦理学素养的培养,包括重点培养职业素养、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注重强化科学素养等.培养职业素养包括三个方面: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准;精湛的沟通、表达能力;高尚的医德医风.......

    作者:张红梅;张利旺 刊期: 2012- 05

  • 基于女性关怀伦理规范大学生性亲密和性行为

    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性亲密和性行为的表现特点,从女性关怀视角阐述大学生性亲密和性行为对女大学生的不利影响,即男女生理体征差异使女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生理上的伤害,传统与现代性观念的冲突使女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心理上的伤害,以此说明规范大学生性亲密和性行为十分必要.对此,基于女性关怀伦理,从关系伦理、情感伦理、实践伦理等角度提出规范大学生性亲密和性行为的相关对策.......

    作者:杨秋菊;于钦明 刊期: 2012- 05

  • 大学生性教育的伦理探析

    人类性行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需要运用道德准则和规范来加以调节.我国大学生性行为失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了性道德危机的存在,其根源在于缺乏道德伦理的有效规约和医学知识的有效指导,通过大学生性道德教育实践成效的统计分析,证实开展大学生性教育很有必要.这需要以医学伦理学教育为切入点,构建性教育的主体内容;确立以性道德伦理教育为性教育的价值取向;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配合,拓展性教育的渠道.......

    作者:刘辉;于美军;穆敬雯;谢欣 刊期: 2012- 05

  • 论在医学生中构建医学伦理职业操守

    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是衡量其对职业的一种态度和情感.从职业操守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从医储备期医学生职业操守构建的现实意义,指出了医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系统地渗透到医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应该通过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在校期间的职业操守的培养;社会实践实习阶段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养成等有效途径构建医学伦理职业操守,有针对性地提高医学生的医德修养水平.......

    作者:向鸿梅;马春梅;李树森;李仙彤 刊期: 201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