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14年第5期文章
  • 心理干预在呼吸重症病房老年女性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老年女性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RICU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R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措施,对于两组患者入院1周后的睡眠质量、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比较,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于......

    作者:冯思芳;吴娟宁;权红利;张兰 刊期: 2014- 05

  • 异种胰岛移植新进展及伦理学审视

    介绍了临床异种胰岛移植的现状,异种胰岛移植存在的免疫排斥反应及抑制策略与异种胰岛移植新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并就其面临的临床伦理问题作了分析,包括:对人的完整性、跨物种感染风险、受试者的甄选、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等医学伦理问题进行再审视,并结合医学伦理学的原则,重新认识和指导异种胰岛移植研究,旨在为今后规范异种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鹏;邵巍;刘文颖;雷凌佳;许树根 刊期: 2014- 05

  • 腔镜外科手术中的伦理学思考

    腔镜手术有利有弊,可以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但也会造成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为使患者平稳、安全、舒适地度过手术期,手术室护士应该以强烈的职业责任感,高度的人文关怀,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方式的护理对策,从根本上关怀、爱护、保护患者,避免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实现优质服务与腔镜手术优越性的有机结合,造福于患者.......

    作者:王红云;侯宁蕊;段敏霞;张晨 刊期: 2014- 05

  • 急诊护理风险中的伦理问题和应对策略

    急诊护理风险中存在制度规范执行不严格、沟通告知不到位、救护技能不扎实等伦理问题.应对这些伦理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建立急诊护理风险伦理小组、开展急诊护理风险伦理培训、加强急诊护理风险的伦理督导等,以进行护理风险防范,减少急诊护理风险.......

    作者:孙琳;韩小琴;傅晓娟;杨国斌 刊期: 2014- 05

  • 论如何加强对直肠癌腹壁造瘘患者的全程人文关怀

    通过论述肠造口手术的现状,腹壁造瘘患者面临的知情同意缺失、心理落差大等困惑及对腹壁造瘘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对腹壁造瘘患者提供全程的人文关怀,包括:术前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术中保证造口手术效果及美观;术后恢复期帮助患者走出心理敏感期,耐心指导患者掌握造口护理技巧,了解患者特殊的心理需求;术后康复期提供患者造口护理的相关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对腹壁造瘘患者的......

    作者:禹冰洁;尹梅;孟庆峰 刊期: 2014- 05

  • “红丝带关爱中心”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成效分析

    通过“红丝带关爱中心”推动艾滋病患者院内外的全程服务,从艾滋病患者实际需求出发,建立爱心服务站、任大姐QQ群、爱心援助团、24小时电话热线等,实施“亲情式”服务,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用药督导、心理咨询、行为干预、科普宣传及法律援助等服务;组织开展健康教育、郊游、聚会、探视病人、读书会等活动,为其解决社会保险、财产纠纷、家庭矛盾、工作学习等诸多问题,从而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提升,主动搭建沟通平台,建立......

    作者:陈菊娣;居朝霞;任勇 刊期: 2014- 05

  • 从医护伦理看近代中国医院与家庭的多重变奏

    通过分析西医对中国家庭在医学护理中的作用经历了拒斥质疑-认同移植-主动利用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医疗空间的转变客观上促使了医护伦理转换.认识到西医制度与中国家庭、地方伦理模式的相互妥协与契合是西方医疗系统进入并内化于中国人生活状态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婷婷;李久辉 刊期: 2014- 05

  • 医疗风险视角下的医患关系风险因素剖析及风险管理策略初探

    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近三年来的医疗纠纷和医德医风投诉资料进行研究与讨论,分析和查找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影响医患关系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即建立健全医保制度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处理机制,增强医务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建立双向医患关系,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实现医患关系的风险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姚红梅;佘苗;马欣;毛慧萍;张泽玥;白璐;郑有礼 刊期: 2014- 05

  • 上海部分医院医患双方对医院志愿服务认知的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医患双方对医院志愿服务工作的认知及相关行为,探索如何提高医院志愿服务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方法在文献检索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以上海市16家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与其中1家医院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设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医患双方在医院开展志愿服务的必要性,医院志愿服务需求、志愿者的培养方式上观点一致;在主动寻求志愿者帮助的行为及对医院志愿服务作用的认知上具有不一致性.结论政府及社会需......

    作者:张薇;袁蕙芸 刊期: 2014- 05

  • 自主性原则在儒家道德语境中遭遇到的困难

    基于调研和访谈的数据,发现当前中国医疗领域中的“自主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同和推崇,但同时这种认同和推崇却有着一定的界限.在重要的医疗决策环节,医患双方都倾向于认为,患者主动地放弃自主权利,由医生作出决定,才是好的方式.并且在医患双方的心目中,理想的医患关系模式是具有明显家长制特征的“信托关系”,而不是完全的患者自主.一方面,医生行善与患者自主在儒家的道德哲学中是相互矛盾的,导致行善......

    作者:李亚明 刊期: 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