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西医医学生在叙事医学上的不同视野
1文章要点医学作为一种实践科学还是治疗艺术,在现在的医学界有广泛的争论.很多人认为,医学必须要求医生在自身建立叙事情感并且更深入地挖掘病人的内心.文中的调查研究活动以台湾某教学医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叙事医学项目的系列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和量表研究,并评估和比较了中西医学生对于叙事医学作为一种学习共情和医学专业精神的方法的不同认知.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叙事医学的认知,中医学生的探索性因素得分比西医学......
作者:Chien-Da Huang;Kuo-Chen Liao;Fu-Tsai Chuang;张千会;周碧雯 刊期: 2017- 10
-
先秦儒家身体观及其生命伦理学意蕴
先秦儒家认为身体应该给予全面细致的保养,但身体的养护有轻重次序之分.在救治身体时,原则主义更为强调尊重自主原则对其他原则的伦理限制,而儒家则更为注重有利原则的优先性.儒家要求保持身体的整全、发挥身体的繁衍功能,这深刻影响了当代国人对器官捐献和代孕等的态度.在身心关系方面,先秦儒家承认心是身的一部分,心主导身,身是心的表现与映射.这种身心交融的思想有助于打破现代西方医学体系面临的伦理困境,也启示我们......
作者:刘涛 刊期: 2017- 10
-
试论现代医学模式下的道德健康
医学模式作为医学同哲学结合而产生的概念,是人类在探寻健康、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对医学本质的抽象概括,并随着人类观念的变更及对健康与疾病认知的深化而发展更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正逐步转变人们对于医学本质认知,促使人们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系统性考查疾病与健康.但是这一模式也有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之处,并未完全反映健康的道德因素和医学道德本质.主要表现为:生命科学的生物学基础对道德健康的摒弃......
作者:常运立;沈璐 刊期: 2017- 10
-
影响医患信任的医学职业精神认知因素分析 ——基于北京六家医疗机构的调查研究
通过从医学技术、医德、医疗职业责任和医疗公平四个层面来剖析《新世纪的医学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所确立的医学职业精神的三条基本原则和一系列明确的专业责任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医方和患方对医学职业精神要素认同的比例都比较高,其中,医方认同的比例均高于患方.说明医学职业精神倡导的基本原则和专业责任已经广泛被医务人员和大众认可并接受.......
作者:孙咏莉 刊期: 2017- 10
-
住院患者角色转换节点分析及角色转换障碍应对策略
探讨住院患者在健康-疾病相互转换的不同阶段机体及心理变化特点,并剖析由此所导致的患者角色转换障碍的原因和类型.结合笔者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在不同的角色转换节点,帮助患者尽快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增加住院患者对诊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医患矛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节省医疗资源.......
作者:张曼;王盼盼;严小鹏 刊期: 2017- 10
-
国外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对我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启示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的对比研究,探讨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模式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结果我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存在调解人才缺乏、宣传力度不足、调解结果难以履行、调解支持经费难以保证等问题.结论建议提高员工薪酬待遇,规范员工选拔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度;完善司法确认制度,增强协议保证性;节约调节成本,增加多方筹资渠道.......
作者:林晓欣;林培君;潘嘉盛;赵嘉林;刘俊荣 刊期: 2017- 10
-
非亲属活体器官交叉移植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研究
非亲属活体器官交叉移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构造.综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立法态度,共呈现出绝对禁止、严格限定和明确允许三种类型.从我国法律、伦理和实践等角度考察,非亲属活体器官交叉移植已具备合法性和正当性基础.未来,我国应当通过立法确认非亲属活体器官交叉移植,并严格限定适用条件和实施程序,进一步完善器官移植的分配与共享系统,探索建立对器官捐献者的适当补偿制度.......
作者:刘炫麟 刊期: 2017- 10
-
从伦理和法律视角探讨患者自主权在预先医疗决定中的实现
首先从保护患者自主权的角度出发,思考分析患者自主权在预先医疗决定中的实现问题.然后从法律规定中对个人自主权利的保护,以及从伦理原则中尊重人的自主性为基础,分析在我国推广、采用和落实预先医疗决定书的可行性.再次从法律对意定监护的认可角度探讨充分保护患者决策自主的路径,分析在我国目前法律框架内实行预指医疗代理的可行依据和可能涉及的相关问题.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为保护患者在医疗中的自主权需要有效地推广和应......
作者:睢素利 刊期: 2017- 10
-
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的困境分析与对策探讨
卓越医学人才教育是实现精英医学教育的一种途径.目前,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养面临着医德认识教育单向度、医德情感培养缺乏人文关怀、医德意志培养功利化、医德实践形式化的困境.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改革传统课程设置体系,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
作者:刘翠;徐玉梅 刊期: 2017- 10
-
国外医师职业精神培育对我国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的启示和借鉴
国外医学职业精神培育在培育理念、培育模式、评估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给我国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借鉴其有益的做法,我国在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方面可做进一步尝试:增强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课程设置的人文性、探索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方法的多样性、坚持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评估的全面性、加强卓越医学人才医德素质培育组织的专业性.......
作者:杨萍;徐玉梅 刊期: 2017- 10
动态资讯
- 1 肝硬化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人文关怀
- 2 第三方调处是化解医患纠纷的创新之举——以济宁市医患维权协会为例
- 3 病案利用与隐私权的保护
- 4 中国首次动物实验伦理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 5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信息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6 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在医改的伟大实践中加强医德修养
- 7 胸腺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济学伦理学研究
- 8 对医务人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
- 9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体系医疗机构管理的现况调查研究
- 10 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患关系的体会
- 11 哲学与精神病学研究的新视野
- 12 关怀伦理视角下实施高校大学生健康管理工作的探析
- 13 关于大月份妊娠安全终止的伦理思考
- 14 浅谈院前急救医生的素质要求
- 15 医务社会工作案例教学的建构主义特征研究
- 16 医疗投诉心理行为与处理策略
- 17 知情同意与保护性医疗的冲突与联系
- 18 教学医院创新职业伦理教育形式的实践与思考
- 19 论新医改形势下病人满意度工作的改进思路
- 20 医改背景下医院伦理文化建设与提升医院社会认知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