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试论现代医院“人才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优化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呼唤生态.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有利于人才的吸引、聚集、融合和成长,有利于人才潜能的释放和人才价值的彰显,是一个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院是智力雄厚,人才密集的“洼地”,有必要构建并优化良好的人文环境、用人环境和服务环境,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打造优秀的医疗品牌提供保障.......
作者:钟声;张义梅;王蕾;徐昌璞 刊期: 2011- 04
-
医院对外宣传的探索与伦理思考
医院宣传应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医院对外宣传;主动邀请媒体“曝光”,营造透明就医氛围;履行社会职责,提升医院形象;传播医疗信息,方便群众就医;投身突发事件,彰显人道主义;加强信息反馈,体现人本主义.必须以“真实”为伦理底线、以客观为价值追求、以准确为行事准则,坚持“宣传以诚为本”,以便取信于社会,取信于公众.同时,应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具有全局意义的大宣传观念.......
作者:康芳琴;董淑彦 刊期: 2011- 04
-
打造医学院校校园品牌文化的五个要素
通过分析医学院校园文化与医院文化相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时代性和专业性相融合的特点,认为深厚的精神文化是品牌文化的内涵要素,优秀的教医研队伍是品牌文化的质量要素,积极的服务社会理念是品牌文化的拓展要素,精心的策划推荐是品牌文化的战略要素,科学的管理整合是品牌文化的运作要素.并为医学院校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作者:魏星 刊期: 2011- 04
-
从病人权利的缺失看社会责任伦理的构建
通过分析我国病人权利缺失的现况,提出对病人权利的真正尊重必须强调社会责任伦理:政府要承担伦理责任,确保医疗活动的公益性,病人权利相关组织应切实推进维权工作,媒体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伦理责任,客观、公正地报道,引导舆论方向,医疗卫生行业要做到将民众健康置于首位,全社会必须强化病人权利意识,推动人文道德关怀.只有病人权利的实现和社会责任伦理意识的觉醒,才能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作者:王彩霞;张君;张槊;平学明 刊期: 2011- 04
-
从医学伦理角度谈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组织实施
目的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重要性上升到医学伦理的范畴,全面提升公众对医疗器械监测工作的认识.方法从医学伦理角度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有效实施的前提、机构、途径和重点.结果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查找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实施的欠缺,可以获得更加规范有效的实施办法,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的质量.结论使高尚的医德医风与良好的医疗器械管理有机而高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医院发展与医疗事业的进步.......
作者:杨国斌;干振华;汤黎明;吴敏 刊期: 2011- 04
-
传统诊疗模式及思维惯性对住院病人医疗知情效果的制约及解决对策
设计并发放包括费用、诊疗方法、药品信息、手术麻醉及放射检查等五方面内容所组成的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23份.问卷调查显示:①51.7%的患者有获得知情权的要求并被实现;28.5%的患者有知情的要求,但因医方告知不到位而无法实现;②关于药品费用,知情率不及25%;关于四个诊疗环节细分项目,知情度为40%~65%;③就目前的告知方式和内容而言,其所产生的知情、理解、接受效果在75岁以下年龄段......
作者:杨兵;邓宝凤 刊期: 2011- 04
-
论儒家“诚”思想的医学伦理价值
儒家“至诚”思想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和境界,“至诚”伦理精神与医德修养要求具有契合性,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伦理价值.从医者要达到医德的“至诚”境界,需要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坚定的道德信念,要做到诚之、慎思、慎独和笃行.......
作者:王瑞军 刊期: 2011- 04
-
高州模式:医学职业精神的坚守、创新及其样板价值
高州模式是当今中国医学职业精神成功构建的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它对解决在新医改中建设职业精神的问题至少有两大贡献:一是成功坚守职业精神.真医改需要且造就职业精神的真坚守,职业精神的真坚守成就且检验真医改;在一个医院中,榜样示范坚守与集体协同坚守二者整合起来就可实现医学职业精神的成功坚守;对职业精神的坚守有守与不守及真守与假守之分,即不谈、清谈则失守、假守,真谈加上真做,则可坚守、真守.二是有效创新职......
作者:孙福川;任守双;王莉媛;洪明 刊期: 2011- 04
-
重视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山东大学发展医学伦理学学科的经验和体会
在庆祝中国医学伦理学暨生命伦理学研究30周年之际,回顾医学伦理学学科在山东大学发展的历程,认为重视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具体应做到:始终把医学伦理教学视为该学科的基本使命;始终认为医学伦理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始终坚信人才培养为学科发展注入不竭生命力;始终坚持学术交流,为学科发展开阔视野、扩大影响.......
作者:曹永福;陈晓阳 刊期: 2011- 04
-
关于医学伦理学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写在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30周年
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经过30年的发展,学科日渐成熟.然而,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学科、学科理论和体用价值依然是需要求解的问题.从立论依据、理论基础、产生发展载体和基本研究视角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医学伦理学首先是学科,其次才是学科课程.考虑中国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因素,拟构建的支撑医学伦理学学科的学科理论体系由四层级结构组成.源自于医学及其实践活动诉求之“体”的医学伦......
作者:况成云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后的理念之辨--兼评《对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和建议》
- 2 一份受人青睐的医学伦理专业杂志--庆贺《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15华诞暨列入统计源期刊
- 3 建设诚信体系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 4 政治课教学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 5 高校患精神病学生管理对策的初步探讨
- 6 医患沟通是解决医患冲突的基石
- 7 刍议医院人性化服务
- 8 论对癌症患者的人文关怀
- 9 道德契约视域下乡村医务人员道德关系及道德行为的改进对策初探
- 10 试论现代手术室管理中的自律与他律
- 11 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的契合
- 12 代孕可能的风险分析和立法建议
- 13 试论医学道德的特殊性及其意义
- 14 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人文关怀
- 15 药物治疗的伦理原则与要求
- 16 人类配子及胚胎转移伦理问题的探讨
- 17 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临终关怀与姑息护理的伦理思考
- 18 医改中的道德冲突及化解
- 19 举证责任倒置引发过度医疗的伦理思考
- 20 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患关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