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首页>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18年第02期

道德创伤的发生机制探析

肖楚兰;杨放;常运立

关键词:道德创伤, 创伤事件,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自我宽恕
摘要:道德创伤的发生始于打破了有关公平正义、善恶判定、生命价值等伦理规则的作战行为.此行为作用于由个体道德信仰、文化传统等共同塑造的道德直觉,并基于此作用于士兵的道德推理,由此创伤事件内化成一种道德事件.进而道德事件或是道德事件所引发的二次体验的强度突破道德情感的道德韧性,由此道德主体走向道德创伤,表现为自我谴责、退缩、自伤、杀人等行为、认知和情感症状;且随着自我谴责的增强,受创者将陷入一个道德创伤愈来愈严重的恶性循环.而自我宽恕意味着一条恢复调和之道,要求受创者自我原谅,及时调和道德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