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17年第3期文章
  • 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问题及对策分析

    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及由此带来的病耻感广泛存在于不同的精神障碍患者中,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主要表现在社交回避,担心遭到歧视,或因各种原因而延误诊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通过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就目前如何减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李茂生;邬志美 刊期: 2017- 03

  • 大众媒体涉医舆论“泛道德化”误区探析

    “美医务工作者”等评选将医务工作者推上道德高地,医疗纠纷、医德失范等新闻又将他们推向被批判的深渊,这些都是大众媒体涉医舆论“泛道德化”的表现.以具体的涉医舆论现象为例,列举出以单一伦理标准评判难题、以理想准则评价医患、以个体行为判断行业风貌等“泛道德化”特征,分析了社会情绪爆发、传统道德干扰、媒介伦理失范、公众理性缺失等原因,并从微观、宏观层面提出避免涉医舆论“泛道德化”的策略.......

    作者:檀琳 刊期: 2017- 03

  • 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与艾滋病歧视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与艾滋病歧视之间的相关性,为艾滋病反歧视工作提供新的突破口.方法在全国范围选取7所医学院校作为调研点学校,以来自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护理学三个专业的本科生为调研对象,每个专业每个年级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约40人,抽中班级全部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36......

    作者:王海雪;朱广荣;温萌萌;朱雷;赖玲;沈承玲;李南;潘志春 刊期: 2017- 03

  • 关于我国医学伦理学文献的计量研究

    基于“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近11年的“医学伦理学”主题文献,得到有效文献资料2171篇.通过文献计量研究的量化方法和文献内容的质性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文献资料数量可观,文献研究方向细化,高校与医院需联动,文献资料质量相当,文献研究层次欠深等.......

    作者:贾梦久;王洪奇 刊期: 2017- 03

  • 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留学生毕业实习考核中的实践

    目的分析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留学生毕业实习考核中的效果.方法将学生分为“标准化病人考核组”和“常规考核组”进行毕业考核,考核后对学生理论和技能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所有参加考核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标准化病人考核组”技能成绩优于“常规考核组”,并且有显著性差异;而二者的理论成绩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化病人的引入使医学留学生的毕业实习考核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临床资源不足造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

    作者:万文慧;郑玉;刘力戈 刊期: 2017- 03

  • 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

    针对目前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面临的困境,如轻顶层设计整体谋划、重活动实施,轻职业精神渗透、重专业知识传授,专业课程设置轻人文、重专业等问题.首都医科大学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教育进行科学顶层设计,通过课程教学强化职业精神,系列教育活动渗透职业精神,临床实践巩固职业精神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做到科学育人、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

    作者:胡正娟;孙莹炜;焦光源;李志凤;李爽;马宁;刘芳 刊期: 2017- 03

  • 上海部分医学生职业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职业态度现状,以便及时发现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部分医学生的职业态度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部分医学生的职业信心不足;医学生对薪酬福利的期望普遍较高;医学生的职业满意度较低;医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与整体职业满意度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结论完善职前培训是提高医学生职业信心的必要前提;薪酬福利是医学生择业的参考因素之一;改善医学生职业观和择业观是医疗事业长远......

    作者:王燕;袁蕙芸 刊期: 2017- 03

  • 医务人员对医师职业精神的认知现况与提升路径

    目的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医师职业精神的因素,了解其对职业责任感的认知现状及变化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方法编制适合医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及医师职业精神的认知现况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较高,但认为工作风险较大、医师的自身价值难以体现,职业精神培养缺乏.结论建议从体制改革、职业教育、医院文化、社会氛围、医患......

    作者:尚婷;李建农 刊期: 2017- 03

  • 医学伦理学应该实现本土化发展

    中国医学伦理学还远远没有实现本土化发展的目标,缺乏中国意识、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大多数学者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上阵的,缺少自己的、作为行为想象力之出发点的“理想图景”.要培养出中国意识,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伦理学,必须在本土化发展方面下功夫.......

    作者:李红文 刊期: 2017- 03

  • 医学伦理学如何走向临床

    在中国医学伦理学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术界总是感到难以拉近其与临床实践的距离,现有拟定的一整套具有自洽性的规范性话语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医学界的行为准则,提出的各种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法也往往成为纸上的理想.面向实践时的无力感是一种不争的事实,这也成为制约中国医学伦理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月树 刊期: 201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