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医院志愿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适应当前医院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探索建立本土化的医院志愿服务体系.方法以某医院为个案,在实践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医院建立的志愿者招募体系、培训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志愿服务体系.结果医院志愿者招募体系严格规范了志愿者队伍建设;医院志愿者培训体系是志愿者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医院志愿者管理体系是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医院志愿者评估体系促使志愿者队伍持续不......
作者:关婷;郝徐杰;陈红 刊期: 2013- 02
-
电子健康信息交换中知情同意权问题之探讨
通过对电子健康信息交换中可能带来的医学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对正确行使和把握好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问题有所启迪和帮助.在指出电子健康信息交换可能带来诸如侵犯患者隐私权、提供信息的患者得不到任何报酬等医学伦理方面问题的同时,也分析了由于不考虑电子健康信息交换目的和意义的特殊性而过分强调患者知情同意权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结果表明,在电子健康信息交换中行使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应有别于介入性研究活动和对患者的......
作者:陈玲;张凌;张向阳;刘延 刊期: 2013- 02
-
论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及其伦理学意义
医患关系管理有效途径的缺失容易使医护工作陷入道德困境,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价值取向扭曲,从而影响社会和谐.新形势下产生的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模式是我国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一个新举措,其在合法合理维护医患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同时,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伦理思理,凸显了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蕴含着深厚的伦理学意义.......
作者:陈治;刘丹;傅翔 刊期: 2013- 02
-
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需要;是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实现正确诊断的需要;是提高研究生临床技能的需要.分析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共同能力培养的困境,提出提高研究生医惠沟通能力的对策:加强综合能力培训,拓宽研究生视野;重视医德教育,建立正确的医德观念;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提倡换位思考,提高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
作者:李春艳;段志军;王莺燕;孟华;卢书明;刘丽娜;王英德;杜建玲 刊期: 2013- 02
-
论自律性与医学生医德的培养
在概述医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讨论了自律性是医德树立与培养的充分必要条件,分析了医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自律能力与其未来职业生涯中践行医德的相关性,提出可通过加强对医学生的基本规诫(如上课出勤等)培养其自律能力,以助其在未来医学职业生涯中的医德践行.......
作者:申动;陈清 刊期: 2013- 02
-
医学伦理学实训教学法初探
厘定了实训教学的概念,论证了医学伦理学也可采用实训教学法;在借鉴相近学科实训教学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伦理学实训教学的内容:医学伦理决策能力实训、医患沟通能力实训、知情同意能力实训、医学伦理问题分析与处置能力实训.此外,还提出了若干有待尝试的其他方法.......
作者:杨同卫 刊期: 2013- 02
-
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影响的传播学模型分析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患关系的主体之一,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构建未来和谐医患关系有着重要影响,而当前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对医学生又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尝试采用传播学模型的方法分析当前医患关系舆情对医学生产生的影响,并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部分数据的积累.具体包含:提出模型;通过具体案例阐释模型;提出利用模型环节阻滞的方法及减少不利影响、增加有利影响的一些具体措施.......
作者:赵华翔;沈宇辰;杜文治;范娅琦;吕强;张瑞;梁蓓蕾;孔祥秦 刊期: 2013- 02
-
神经肿瘤专科医师职业精神的探讨
神经肿瘤,特别是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有其复杂性、特殊性,使得神经肿瘤医师常需面对专业知识和职业精神的双重考验.加强职业精神持续培养、增加医患有效沟通、重视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采取有效措施、体现对患者关爱等措施,有助于提升神经肿瘤专科医师的职业精神.......
作者:李刚;梁红娟 刊期: 2013- 02
-
医学伦理学在儿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日渐增多的医疗纠纷反映了临床医学伦理方面的缺失,应将医学伦理学纳入儿科研究生临床教学工作中,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作为伦理学导师,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引导和培养研究生在儿科诊疗过程中注重患儿及其家属的利益,采用个体化、人文化、案例化、实践化和绩效考核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伦理学综合素养.......
作者:赵德安;何益群 刊期: 2013- 02
-
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委培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研究
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某学院构建了学校教育、地方合作、社会监督、自我提升“四位一体”的农医委培生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以及学校形成性评价、联系单位评价、带教老师评价和患者满意度评价“四结合”的评估模式.为测评“四位一体”培养体系的实效性,设置了四个量化指标,即学校形成性评价、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量化评价、带教老师量化评价和实习期间患者满意度量化评价.......
作者:王秋芬;王伟杰;钱丽荣;方振宇 刊期: 2013- 02
动态资讯
- 1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 试论医德医风建设中的六个转变
- 3 我国遗体捐献的局限性问题分析
- 4 论医生的责任
- 5 关于护理教学中的伦理渗透
- 6 基于职业认同的儿科学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对策研究
- 7 构建新疆医学人才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8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
- 9 扁鹊的医德思想及其伦理价值
- 10 澳门长者面对死亡焦虑的现状调查
- 11 论美国伦理审查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12 公共危机事件中青少年心理危机应对与干预
- 13 提高90后护理实习生文化能力的伦理探索
- 1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德教育服务学习模式应用
- 15 论对全科医学生社区服务理念的培养
- 16 提高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质量
- 17 论器官移植应恪守的伦理原则
- 18 科学发展观对伦理学学科发展的启迪
- 19 癌症患者授权委托书签订执行中的相关伦理问题分析
- 20 院前急救纠纷的伦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