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吴孟超精神的时代价值
吴孟超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医学人文科学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它向人们展示了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医务工作者创造事业辉煌的巨大内驱力,启发人们深刻思索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途径;吴孟超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它推动着医学模式的变革,引领我国肝胆外科医学走向世界,领先世界;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成果,吴孟超精神蕴含着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理念......
作者:王健;顾珊 刊期: 2012- 06
-
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探究
医学职业操守是从医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针对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制定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平衡、教育主体认识不够、社会环境和个别从教医师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等问题,提出培养医学生医学伦理操守需要:增强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人文品质;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医学生职业操守培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组织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作者:向鸿梅;马春梅;李树森;李仙彤 刊期: 2012- 06
-
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的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医师职业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卓越医生培养已将其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医师职业精神伦理本质的忽视,影响了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借鉴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和伦理教育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模式,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作者:高晓妹;黄朝晖;路洋 刊期: 2012- 06
-
新时期医学生职业精神自觉性培养探讨
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自觉性是新时期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解读新时期医学生职业精神内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文献资料法对新时期医学生人文精神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医学生职业精神自觉培养路径:引导医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目的;教会医学生如何用情与人进行沟通;创建人文与医学专业融合的课程体系;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作者:孟令涛;赵峰;梁慧敏;赵玮;姚黎英;王元奕 刊期: 2012- 06
-
弘扬卫生职业精神 构建特色医院文化打造品牌医院形象
弘扬卫生职业精神,构建特色医院文化应从树立文化理念,推行文化战略;加强职业精神培育,树立正确价值观;构建医院主体文化,激励员工大爱无私;以医学伦理思想为导向,塑造高尚卫生职业精神;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实现医院社会双赢等方面着手,坚持通过文化建院,以打造品牌医院形象.......
作者:曾冬梅;张正军 刊期: 2012- 06
-
新时期培育与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思考
通过从精神文明建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谐医患关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四个方面阐述新时期培育和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同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内涵,提出以实施“五心”工程来培育和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即实施核心工程,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实施爱心工程,推进人文关怀与理性教育的统一;实施信心工程,把握价值性追求与工具性追求的统一;实施连心工程,实现自我约束和外在监督的统一;实施......
作者:葛晓珍;敖检根 刊期: 2012- 06
-
关于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成因的分析——基于北京周边某县实地观察的研究
在实地观察与访谈的基础上,对影响当前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现状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激励机制尚未发展健全,影响了农村卫生从业者工作的积极性,也导致新农合难以吸引学历层次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村卫生工作者.同时,村医行医中的自主性还有待提高,这也是阻碍农村卫生工作者数量和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在目前农村卫生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阶段,农村礼俗社会特有的伦理约束将对村医队伍的维系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李亚明;吕兆丰;王晓燕;彭迎春;高清;汉业旭;王玉 刊期: 2012- 06
-
历史比照下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实地观察数据和访谈资料的分析,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下我国农村卫生的人力资源建设在数量、质量和分布三个方面分别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村医数量在不断减少,同时缺乏新成员加入;二是技术水平和学历层次高的农村医疗从业人员大多选择个体行医而不是加入政府购买;三是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在地域分布、男女比例分布以及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比例分布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资源......
作者:李亚明;吕兆丰;王晓燕;彭迎春;高清;汉业旭;王玉 刊期: 2012- 06
-
在历史语境中探讨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培训的发展进路
基于实地观察和访谈,探讨了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培训方式的历史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对于农村医疗实践的影响.建国初期的培训体系使有限的资源发挥了大效力,促使农村卫生队伍迅速形成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能有效提高村医的知识积累,但对比以前,在实用技术培训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另外,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的发展历史表明,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中医药培训将对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亚明;吕兆丰;王晓燕;彭迎春;高清;汉业旭;王玉 刊期: 2012- 06
-
医学生生命价值观与生命伦理教育
生命价值观是个体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基本态度;生命伦理是指人作为生命主体在面对环境、自身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命价值、尊严时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体系,医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医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与生命伦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开展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和生命伦理教育,需要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重视生命教育,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把生命价值教育与生命伦理教育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医学生生命伦理思考,培......
作者:张东军 刊期: 2012- 06
动态资讯
- 1 浅谈实验动物安乐死
- 2 论恶性肿瘤患者的放弃治疗——消极安乐死
- 3 “大医精诚”协同生命伦理学融入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 4 生命伦理学研究的一些新动态
- 5 关于我国医学伦理学文献的计量研究
- 6 浅谈院前急救医生的素质要求
- 7 增进患者对医生信任的医学伦理学思考
- 8 当前我国医疗技术评估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9 深化医改的公益性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机制研究综述
- 10 药物公平可及与专利保护:夯实医药体制改革的道义基础
- 11 医生责任的伦理分析
- 12 论医疗诚信缺失的危害、成因与对策
- 13 大学生对志愿捐精的认知、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
- 14 慈善捐赠对贫困生社会支持状态以及自尊水平的相关研究
- 15 医疗慈善视角下提升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机制探究?
- 16 主体间性视域下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 17 基于共词聚类法的中医药伦理审查研究热点探析?
- 18 师生关系之于医患关系的暗合与影响--兼论医学生医患平等意识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 19 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患关系的体会
- 20 艾滋病防控中宽容策略的道德两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