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10年第1期文章
  • 中国传统医患伦理思想探析

    中国传统医患伦理思想一方面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中医本身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内容,主要包括胞以为怀、易地而观的待患之心;一视同仁、以礼相待的待患之道;重义轻利的取酬原则;正人正己的自律意识;同时强调患者的责任,形成了病家之道的思想内容.......

    作者:潘新丽 刊期: 2010- 01

  • 患者信任:概念、维度及属性

    对于医患关系的研究可以从患者信任与患者满意两个维度展开.同患者满意相比,患者信任所体现的属性和维度同患者所具备的评价能力更加匹配,因而从患者信任角度进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具备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已有的文献指出:对患者信任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医患关系的理解,从而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此处构建的患者信任概念模型包括其定义、属性和维度.通过将其同患者满意进行对比,指出其在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刘威;郭永瑾;鲍勇 刊期: 2010- 01

  • 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维度与法律支撑

    我国医患关系尚未实现真正的和谐,其原因是多重的.就伦理层面而言,多数医疗纠纷源于医患双方缺乏信任,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缺少人文关怀.就法律层面而言,医患关系重大涉法问题研究薄弱,调整、规制医患关系的法律滞后甚至缺失,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备以及医患双方法律意识失衡与法律知识不健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当加快立法进程,保障医患双方利益;加强德育,明确医患关系的伦理诉求.......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10- 01

  • 北京地区安乐死社会心态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北京地区部分医院的医务人员、患者和医学院在校学生以及社区人群等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对安乐死及相关问题的态度.从调查中发现,社会对安乐死的认知程度较高,并且人群对安乐死的不同态度与其文化程度和职业背景具有相关性.另外,通过对人们谈论死亡时的心态进行分析发现拥有健康生死观的人更倾向于赞同积极安乐死.......

    作者:吴晓瑞;罗艳侠;张颖;李义庭 刊期: 2010- 01

  • 超低早产儿抢救中的生命伦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从生命伦理学角度分析超低早产儿抢救中面临的困境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法伦理学分析.结果对医务工作者、患儿父母及社会与超低早产儿抢救相关的生命伦理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结论医务工作者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了解超低早产儿医疗进展;不断提高与患儿父母沟通的能力及技巧,充分告知,依医疗指南行医,治疗决策应尊重患儿父母意见并提供科学指导.患儿父母在医疗过程中应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并了解本身在医疗行......

    作者:于文红;张广森 刊期: 2010- 01

  • 保障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中立性的伦理思考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本身具有的中立性不会自动实现,从伦理角度看,保障其中立性须从三方面入手:其一,走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中立的伦理误区:走出个人情感偏私的伦理误区,解决对纠纷事实偏见的伦理误区;其二,遵循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中立的伦理原则:回避原则、对抗原则、调解公开原则;其三,实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中立的伦理对策:调解独立于行政,调解独立于媒体,调解人员独立于调解机构,调解人员异地选拔,调解人员......

    作者:张泽洪 刊期: 2010- 01

  • 医疗告知缺失的动因分析

    基于目前存在的医疗告知缺失,从体制层面、管理层面、医学层面、患方层面、法律层面、文化层面、伦理层面分析其动因.......

    作者:刘玉莹;欧景才 刊期: 2010- 01

  • 医改方案视野下的医师多点执业研究

    2009年医改方案提出探索医师多点执业.多点执业的推行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困难,从厘清多点执业的性质、完善制度、转变观念等方面出发,研究解决上述困难的可行之道.......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10- 01

  • 新农合运行中的一些伦理问题及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快速顺利地推进,并达到了全面覆盖,但是在运行过程却中出现了一些有悖伦理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并找出对策,对提高新农合制度的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江疆;张彬;杨善发 刊期: 2010- 01

  • 医师在医疗机构之问流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医疗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重视身体健康,对于医疗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依据卫生部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公报,对我国现有的执业医师人数、医师学历结构、医疗机构年接诊人数、病床使用率、疾病谱等数据进行分析,对医师在医疗结构间的流动进行探讨.认为在我国现有医疗资源状况下,医师在医疗机构问的流动有利于我国医疗技术的提高,有利于缓解当前毕......

    作者:宋博;柯君;廖小卿;隋丽颖;冯子毅 刊期: 201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