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强化医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教学中强化医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高职护理学生6个班36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两组在强化医德教育后,学生该专业课的在校学习成绩、内科实习结束的成绩及患者评价的成绩.结果对照组在校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与实验组经检验,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内科实习结束的成绩及患者的总体评价成绩,与实验组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从能否关心体贴病人等五个方面对实习学生分项评分,与......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9- 01

  • 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再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江西省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再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指出大部分临床护士在校期间曾接受过护理伦理教育,但在医院内接受专业伦理培训的不多;不同学历的护士对护理伦理知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几乎所有的护士都认为在医院开展护理伦理再教育对临床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我国护理伦理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主要为我国临床护士队伍数量不足,负荷重;医院对护士进行护理伦理再教育认识不足;护士缺......

    作者:孟利敏;刘波兰;许瑞 刊期: 2009- 01

  • 培养护理人员沟通意识的思考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沟通、善于沟通、有效沟通的意识,将护理人员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根据护士长和护理人员的不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通过沟通意识培养,护理人员基本上可以比较自如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

    作者:毕俊英;孙瑞卿 刊期: 2009- 01

  • 主体性德育对医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

    医德教育是医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多年来缺乏实效,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是其中的突出问题.主体性德育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顺应时代发展的一个丰硕成果,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在就业指导中渗透以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为特征的主体性德育是引导医德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玮 刊期: 2009- 01

  • 基于场域观的医学研究生德育建设

    医学研究生的德育建设对培养高级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借助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提出通过加强自我教育、重视临床实践、抓好学术载体养成道德惯习,利用导师、社会、学习、家庭和同伴群体的力量积累德育资本,以此增强德育场域的势力.......

    作者:申丽娟;王容 刊期: 2009- 01

  • 和谐的医患关系与病人满意度

    病人满意度反映了病人的主观感受,它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医患关系是影响病人对医院满意程度的重要组成因素.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促进相互理解、信任,加强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忠诚度的桥梁.建立确实有效的满意度管理机制,在提高病人满意度以及促进医患和谐的同时,带来的不仅是一个医院的声誉提高,也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关键.......

    作者:胡珺;周志英;朱福;谢骏 刊期: 2009- 01

  • 理解患者——论医患价值判断差异及如何培养医学生的价值沟通能力

    医患之间价值判断的差异性是当代医疗实践中的一个难题.这一差异性深受医疗实践活动本质规律和时代历史文化境遇的双重影响,并在疾病、健康和生命观念、诊断治疗的方法和结果、自身的风险与收益、各自权利与义务等方面表现出来.如果这种差异不能获得有效地沟通和弥合,结果可能会在医患之间产生误解甚至纠纷.因此,以研究医疗实践中价值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医学伦理学,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医学生在价值问题上的沟通能力.......

    作者:刘月树 刊期: 2009- 01

  • 影响中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传统伦理观念解析

    临终关怀蕴含伦理价值,是社会的需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由于受到传统死亡观、孝道观及生命观的影响,中国临终关怀的发展不尽人意.要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死亡观与医疗观,以促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作者:马晓 刊期: 2009- 01

  • 论DNA的所有权

    分析了作为学术财产的DNA的特征和作为个人财产的DNA的特征,以及可能的理解和处理准则或标准.同意这样的观点:若作为学术财产,应该制定良好的信息共享政策以改善无条件可及的共享;若作为个人财产,应该对所捐赠的含有DNA信息的组织予以征税的方式调整目前存在的双重标准的问题,并针对个人对这类个人财产缺乏控制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作者:刘闵 刊期: 2009- 01

  •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的继续教育

    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失落是普遍现象,这主要源于中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缺乏.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和人文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加强医务人员的人文教育和培养势在必行.......

    作者:徐宛玲;王建国 刊期: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