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介绍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本刊栏目设置
红医文化、科研伦理、临床伦理、医学人文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国医学伦理学》要求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中国医学伦理学》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中国医学伦理学》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期刊引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往期文章
  • 生命伦理学本土化之文化思考

    文化是生命伦理学主要内容的一个重要层面,生命伦理学的本土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通过对生命伦理学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在我国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生命伦理学本土化发展的困难之处,从文化角度提出一些促进我国生命伦理学本土化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作者:高薇;张京平 刊期: 2009- 06

  • 关于医学生网络成瘾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研究

    当前,医学生网络成瘾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医学生网络成瘾的控制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文章试从法律、伦理的视角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控制问题,以期更好地避免医学生网络成瘾,促进医学生的健康成才.......

    作者:刘宪亮;郭继志;尹文强;吕晓丽;陈祥华 刊期: 2004- 03

  • 对肥胖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思考

    我国肥胖儿童正以每年9.1%的速度增长,但儿童对健康缺乏认识,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差.在日常生活中儿童是由其家长来照顾的,许多行为是由其家长来控制的,健康教育应首先从肥胖儿童的家长开始.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媒体优势及成立俱乐部等途径时肥胖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以有效控制肥胖儿童的快速增长.......

    作者:于淼;梁慧敏;李海侠 刊期: 2009- 04

  • 浅议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和伦理要求

    探讨了教师职业道德和伦理要求,分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对在新时期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伦理要求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作者:艾格平 刊期: 2004- 02

  • 提高在校医科生医德认知度的几点设想

    在对在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理论和现实脱节、教育方法同对象的实际脱节等缺陷.医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医学伦理学基础知识不牢、过于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轻视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轻视高尚人生观的追求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强化在校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继续加强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基本知识的教育,同时,特别注意要强化医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注重理论与实际......

    作者:蒋广根;赵龙玉 刊期: 2007- 01

  • 某院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

    目的探讨适合某院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以提高急诊专科护士的能力.方法建立新的、系统的专科护士培训与准入制度,根据工作年限及掌握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按急诊三个区域,分四个阶段,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系统化、有目标、有计划的岗前和在岗培训.结果通过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预检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适应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

    作者:李海玲 刊期: 2014- 06

  • 医学伦理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现行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和教学偏重于医德规范的教育,而疏于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和教学,应当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和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作者:王亚峰 刊期: 2003- 06

  • 器官采集若干模式带来的伦理纷争

    前不久,中国内地首部人体器官移植法规在深圳问世,重新引发了器官采集的伦理纷争.作为一项成熟的实用性专门技术,器官移植技术效果极其显著:一个器官、组织以及眼睛捐献者可以拯救7条生命,所能帮助的人多达50个人.而对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来说,既节约了医疗成本,又提高了生命质量,对一位肾移植患者来说,从换肾后的第三年开始,在每年节省27000美元透析费用的同时,还摆脱了持续透析所带来的痛苦和不便.......

    作者:张春美 刊期: 2003- 05

  • 临床教学中如何提高医学生与患者沟通技能

    临床交流与沟通技能培养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临床教学中,应该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技能重要性教育、强化医学生语言艺术培养,重视带教老师的表率作用,注重告知艺术和技巧的培训等.提高医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技能,是医患纠纷减少的重要保证.......

    作者:叶添文;朱巍;倪斌;王来根;张凤琴;张红武 刊期: 2009- 06

  • AID患者的心理问题及伦理要求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授精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并为社会和广大不育症患者所接受,然而供精人授(AID,即配偶外人工授精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反映出的心理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作者:白丽萍;颜光菊 刊期: 200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