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56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61-1203/R
邮发代号: 52-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陕西
出版地区 陕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 国际刊号:1001-8565
- 国内刊号:61-1203/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预留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预留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的96名学生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级的85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预留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大部分学生认为预留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5- 05
-
国内外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综述
梳理了从不同视角对医师职业精神内涵的界定,阐述了我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的现状,从医学道德价值观念、利益冲突、行业自治、医师职业精神培育问题出发,结合我国医师职业精神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医师职业精神的设想。......
作者:常舒雅;姚华;尚婷 刊期: 2015- 05
-
基于慕课资源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实践--以《医患沟通》课程为例
慕课的大量涌现,为混合式学习模式和反转课堂实践提供了大量优质教学资源。以《医患沟通》课程为例,讨论如何利用慕课和现有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流行技术平台,构建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发现,慕课方式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改变了传统的考核与评价方式,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提升了教学效果,推动了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侯胜田;干永和;王海星 刊期: 2015- 05
-
行动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生伦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生伦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94名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行动学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比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和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整体考试成绩及案例分析题的答对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动学习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护生学习效果,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
作者:吴越;高长莉;杨雪;辛霞 刊期: 2015- 05
-
老年科陪护人员教育效果评价及伦理分析
目的:探讨陪护人员陪护能力管理内容及方法。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LSR-A)量表及自制陪护人员陪护能力问卷调查,对45名陪护人员进行陪护能力教育,内容涵盖专业知识的讲解及操作训练,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结果干预前大部分被调查人员生活满意度水平处于低水平(低于13分的有41人,占有效调查者91.1%),仅4人(8.9%)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干预后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超过14分的有27人,占有效调......
作者:许贞蓉;赵慧莉;王小玲;顾巧云;陈颖;冯波;郑书辰 刊期: 2015- 05
-
论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培养
叙事医学的发展为医学人文教育增添了新元素,为重新审视医患关系提供了新视角。从人文医学与叙事学的融合和叙事能力是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然需要两个方面分析了医学生叙事能力培养是医学人文教育新的要求,叙事医学的实践意义不仅体现在提升广大医务工作的人文情怀,更体现在对医学生培养过程中贯穿叙事能力的培养。......
作者:秦燕;杨勇 刊期: 2015- 05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护理专业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加强实习阶段职业道德教育等作为护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路径;培养期结束后,通过对比两组护生的护理伦理知识测评得分、对职业道德培育效果的满意度、实习医院对护生职业道德水平与素质的满意度,评价职业道德培养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伦理知识测评得分、对职业道德......
作者:邵路才;陈建松;孟德喜 刊期: 2015- 05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医生对社区老年人群的医学人文关怀
社区老年人群作为家庭医生服务的重点对象,由于其特殊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对健康保健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依赖性、经常性和迫切性等特点。因此,家庭医生作为社区健康服务的提供主体,应关怀、关爱社区老年人,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开展心理咨询,提供情感支持、建立家庭病床,提供定期访视、重视临床叙述,建立共同参与模式等措施构建医学人文关怀体系,促进健康老龄化宏伟目标的实现。......
作者:张颖;陈晓阳;杨同卫 刊期: 2015- 05
-
利用晨交班提高手术室护士人文素质的相关研究
目的:通过有效利用晨交班,采取一系列提高手术室护士人文素质的相关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方法将手术室护士按不同层级搭配,分成五个专科小组,指导各组护士结合本科室手术室护士的实际工作情况选定相关的人文素质培训主题,充分利用晨交班时间,通过多种培训手段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结果有效利用晨交班时间,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手术室护士人文素质后,手术室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考核成绩较实......
作者:孔德玲;王明旭;孔德敏;李向利;孔淑贞;赵丽燕;权小利 刊期: 2015- 05
-
基于人文关怀在门诊面部美容整形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门诊面部美容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7月在我院整形外科门诊接受面部美容整形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手术结束后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1周复查时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焦虑程度低于对......
作者:温绣蔺;李洁琼;霍晓薇;刘金金;郭媛;李婷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从医护人员的职责看死亡教育
- 2 病案质量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 3 军医道德评价初探
- 4 PBL与医德教育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 5 头颅移植的技术、伦理争议及其展望
- 6 某院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
- 7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服务的认识和思考
- 8 医疗保险中医生的双重代理身份及其带来问题的研究
- 9 论家庭对患者自主决策的干涉
- 10 人性原则与医德教育
- 11 《医学在走向何处》
- 12 以德为基走创新路
- 13 从女性主义视角论性权利与人格自律
- 14 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影视作品的应用及体会
- 15 明晰医学试验研究与医学临床治疗之问界限的意义
- 16 健康的道德价值刍议
- 17 中医药循证医学的发展思路
- 18 医学伦理决策中的道德原则冲突及其排序
- 19 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问题
- 20 临终关怀的伦理困境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