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执业药师考试报名现三大雷区

时间:2025-08-28 09:40:41

近日,2025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名审核结果引发行业关注。某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显示,在本次考前资格抽查中,共有1026名报考人员被判定为报名无效,相当于每100名考生中就有近4人因不符合条件被拒之门外。这一数据犹如为行业竖起一道醒目的警示牌,凸显资格考试把关环节的严谨性。

报名无效三大主因浮出水面

据官方通报,被取消资格的案例主要集中三类情况:专业学历不符(占比42%)、工作年限不达标(35%)以及材料造假(23%)。其中某考生用"药学相关专业"模糊表述企图蒙混过关,实则所学为市场营销专业;更有个别报考者将药店实习经历包装成全职工作经历。这些行为如同在资格审核的"CT扫描"下无所遁形,系统通过学信网数据核验、社保记录比对等多重手段实现了精准筛查。

动态抽查机制持续升级

不同于传统"报名即通过"的模式,本次采用"智能初筛+人工复核"双保险机制。值得注意的是,有189人是在缴费成功后因抽查发现问题被取消资格,这就像通过机场安检后仍可能被二次抽检。考试中心负责人透露,今年首次引入大数据风控模型,能自动标记学历跳级、异地报考等异常情况,使得审核效率提升60%的同时,误判率控制在0.3%以下。

报考失败的连锁反应

对于被判定无效的考生,不仅失去本次考试机会,其注册信息还将纳入诚信档案库。某连锁药店人力资源总监透露,行业已形成"考试资格-职场晋升"的强关联,一次报名失败可能导致职业发展延缓1-2年。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资格审核已成为执业药师职业链条的关键首环。

官方释疑与补救通道

针对部分考生反映的"材料上传失误"问题,考试院特别开通了5个工作日的申诉窗口。但工作人员强调,如某考生将毕业证书拍摄模糊却声称"系统识别错误",这类主观失误不在受理范围。建议报考者参照官方发布的《材料上传示范视频》,好比按照精确到毫米的施工图纸来准备申报材料。

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从业者存在的认知误区。某医药院校教授指出:"执业药师不是’及格万岁’的普通考试,而是关乎公众用药安全的准入门槛。“随着人工智能审核技术的深化应用,未来资格考试将更像一场没有死角的"无菌检测”,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付出沉重代价。对于真正有志于该职业的人士,合规报考才是唯一正确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