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伦理学》(月刊)创刊于1988年,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关于医德医风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以实践性、哲理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并重的特点,及时介绍卫生改革、以病人为中心、卫生管理和临床医学中道德发展、道德地位、道德作用、道德标准、道德培育出现的道德难题及对策。提供介绍国际医学伦理发展、研究信息。为卫生事业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抓好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卫生行业、医院竞争力和知名度提供有关管理理论、科研成果、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解决临床面临的道德难题、处理好医患关系、医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医德修养,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方法,还及时报道卫生部领导关于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医德医风建设的批示、论述,使杂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报道人工授精、计划生育、器官移植、安乐死、临终关怀、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这也是本刊着力反映的一个侧面。


医保新政揭秘!三中全会部署影响你我他

时间:2024-12-27 17:15: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和新部署。这些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减轻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推动全民健康福祉的提升。以下是具体分析:

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国家医疗保障局提出构建“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医保大数据为核心的医保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1),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3),以及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等其他保障力量发挥作用(N)。

提升参保覆盖面: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推动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在常住地参加居民医保。同时,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落地实施,逐步将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非就业居民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深化医保制度改革

完善医保运行管理机制:全面做实基本医保市地级统筹,积极稳妥推动省级统筹。探索建立居民医保缴费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的长效筹资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基金预算,加强基金运行监测与风险预警。

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持续开展飞行检查和专项整治,推进智能监控和大数据监管应用,探索建立医保基金监管信用管理机制和“监管到人”机制。

优化医疗服务和价格体系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开按病组或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

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通过制度化和常态化的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持续压缩流通环节的虚高价格水分。

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质量

推广数字化服务:推广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服务应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结算范围。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服务,稳妥有序扩大跨省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

优化办事流程:稳步推进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优化参保缴费、转移接续等环节流程,为参保群众、定点医药机构和医药企业提供更便捷的医保服务。

推进“三医”联动改革

发挥医保在“三医”协同治理中的作用:用好医保目录准入、招标采购、支付机制等政策工具,进一步调节医疗服务供给、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赋能医疗机构发展,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推动医药集采扩围提质:力争今年年底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500个以上。

提升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

巩固提升住院和门诊保障水平:普遍开展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保障,稳步提高医保报销药品种类。每年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确保更多患者能够受益。

    • 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为育龄妇女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医疗保障领域的新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通过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医保制度改革、优化医疗服务和价格体系、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质量、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以及提升人民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将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推动全民健康福祉的提升。